一般来说,大多数人都是从大三开始复习的,也是比较合适的时间点,如果真的想大一就开始准备,那么宝儿姐认为:
随着很多专业都越来越内卷,提前准备并无不妥,反而有更大的机会。
开始之前,你要明确三件大事:
① 思考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及专业
② 确定自己是否可以获得“保研门票”,以及是否愿意接受
③ 提前了解信息(多关注),准备考研事项
展开说就是:
01 目标
既然想大一就开始准备,那肯定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,首先你得有个考研的目标。
如专业、学校、要考的科目、往年的录取成绩……
这些信息不难查询,做好这些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如果考本校的话,相关信息会更容易获得,如果是其他学校那么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。
通过明确目标和结合个人爱好,确定方向,才有动力去做后面的一系列准备。
02 保研
近几年保研的比例逐渐增大,有些院校甚至达到50%的比例,尤其是院校导师选择研究生时也存在着保研>考研,本校>外校的现状。
想要被保研,首先要确保你在大学期间成绩良好。毕竟,对于学生或学校来说,最重要的还是成绩。保研名额很宝贵,最直接的比较方法就是看结果。保研需要大学期间的成绩好,认真学习,相当于是三年的辛苦换取一年的轻松和“保护”。
其他方面,要:
① 通过大学英语四、六级考试;优秀者可叠加雅思、托福的buff;
②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,各种竞争,并在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,奖越多,机会就越大;(挑战杯、创新创业大赛、写作大赛、英语大赛、其他各类综合性赛事)
③ 优异的成绩单,并保持年纪的前列,如果本校保研会要求稍微低一点;
03 考研事项
大一可以初步了解考研相关的基础信息,为后续发力做准备,明确以下关键点:
① 想清楚自己的考研目标,先把方向定好(包括城市、院校、专业、爱好);
② 了解考研的初试复试组成;关注几条不同的分数线;
③ 了解和高考的区别,尤其是先报名,后考试,还有复试;
④ 了解初试考的内容,复试考的内容,早早心里有底;
⑤ 了解全流程时间节点,理顺时间轴;
⑥ 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,尤其是英语和数学;
⑦ 初步梳理自己的考研书单,准备复习时快速上手;
⑧ 学习习惯的持久性养成,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惰性,学习习惯是慢慢养成的;
⑨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工具,养成习惯。通过合适的工具,能够快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、做学习计划、制作详细的目标等;
最后,大家有了考研的想法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收集,方法习惯的养成,并好好学习专业课!期末考试也别敷衍!
希望大家都能够成功上岸哦~~